于吉红:化学报国勇攀科技顶峰
时间: 2024-10-21 12:31:03 | 来源: 环球体育官方app下载链接
“天道酬勤”在无机化学家、吉林大学教授于吉红的身上得到了充沛印证。这4个字是她和科研团队的座右铭。
本年55岁的于吉红一向从事无机组成与制备化学研讨,在分子筛纳米孔功用资料的结构设计与定向组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内外创始的研讨效果。
受老一辈化学家的影响,于吉红从青少年时代就对化学产生了稠密的爱好。1985年高中毕业,因学习效果优异,她被保送到原吉林大学化学系学习,随后又以全学年榜首的效果被保送为吉大研讨生,师从闻名无机化学家徐如人院士,1995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
她长时间从事无机组成与制备化学研讨,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开拓立异,瞄准科技前沿和要害范畴,在分子筛功用资料的创制研讨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效果,活跃推进了功用资料的分子工程学这一根底前沿科学范畴的开展。
分子筛,望文生义,就应该筛分不同分子的资料,因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规整的纳米孔道结构,分子筛成为工业生产里重要的催化、吸附别离和离子交换资料。“分子筛科学和技能的前进关于我国完结资源高效使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并助力碳中和发挥着很重要的效果。”于吉红说。
1998年从国外完结博士后回国后,于吉红致力于分子筛的定向组成这一前沿性和挑战性的研讨课题。其时,分子筛研讨正处于瓶颈低谷期,但于吉红一向据守。
她带领团队下苦力建造分子筛组成数据库、结构数据库,在世界上较早地提出以理论模仿、数据发掘和高通量试验相结合辅导分子筛定向组成的战略,成功组成出多种新式分子筛拓扑类型,完结了我国在分子筛新拓扑结构类型创制方面零的突破。
“以爱好始,以意志终。”10多年的尽力迎来了厚积薄发。2016年,于吉红带领研讨团队初次发现了羟基自由基加快分子筛成核的机制,该效果宣布在世界尖端学术期刊《科学》上。这一发现不只使人们对沸石分子筛的生成机理有了新知道,更为分子筛资料的高效及绿色组成拓荒了新途径。2021年,于吉红团队又研发了一种根据分子筛固态电解质的全新柔性固态锂空气电池,在柔性电子科技类产品中将具有极端严重的使用远景。
于吉红的学术影响力得到世界学术界的高度认可,继中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她又先后中选了开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受聘为全球化学范畴顶尖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履行主编,任多个世界闻名学术期刊编委、参谋编委。
虽然科研工作繁忙,但于吉红一向据守在教育一线,推进前瞻性的本科生课程教育系统建造,将世界前沿效果引进课堂教育,完结以科研反哺教育。
在于吉红看来,教师的辅导是激起学生爱好而敏捷进入范畴前沿的榜首步。她坚持每天与学生面对面讨论沟通,激起学生的立异潜力,培育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才能。
在科研中,于吉红一向推重“大树理论”,即一棵小树成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除了有杰出的土壤,还需要一些时间、不动、根基向上长、向阳光等几个要素。她经常告知青年学者和学生,做科研要夯实根底,不能为追逐热门而跟风,只需自己有健壮的根基,并经过不断的学科穿插,就能催生出原创性效果。
继党的十九大代表之后,于吉红又荣耀中选了党的二十大代表。“投身新时代,猛进新征途,要时间以服务国家严重战略需求为己任。”于吉红说,她将持续带着团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